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行业资讯
参观阜新万人坑开幕式演讲稿(精选10组)
时间: 2023-04-13浏览次数:
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社会时间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三亚市田独镇东南黄泥岭西北山面1.5公里处的黄泥岭。参观日军侵华时期屠杀我省近万名矿工的万人坑。我很庆幸我能参加这次活动,这不仅是一项活动,还是一次能让我们的心情无法平息,让我们的血液无法流淌的有意义的参观。阳光亮媚,秋高气爽。本来我们是怀着兴
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社会时间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三亚市田独镇东南黄泥岭西北山面1.5公里处的黄泥岭。参观日军侵华时期屠杀我省近万名矿工的万人坑。我很庆幸我能参加这次活动,这不仅是一项活动,还是一次能让我们的心情无法平息,让我们的血液无法流淌的有意义的参观。阳光亮媚,秋高气爽。本来我们是怀着兴奋的心情前往的,但是面对着直径500米、深50米的大坑时,我们每个人的心沉了下来。仿佛悬着一块千金重的石头。这大坑下面掩埋着我省劳动人民的累累白骨,是日军侵华时期屠杀和奴役我近万名矿工的罪恶遗址,也是日寇掠我同胞的历史见证。在这参观的过程,老师对我们讲诉了这段血腥的历史:1939年,日军战斗海南后,为了支持战争所需要的宏大物力、财力和人为资源。开采矿山,砍伐森林,一方面猖獗地抢夺海南资源,另一方面强行抢夺和榨取廉价劳动力,惨无人道地奴役和摧残劳工。从1939年到1975年间,在抢夺田独铁矿期间,日军现先后地抓来2.5万人充当劳工。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朝鲜、香港以及盟军战斗中的印度人。劳工们过着非人的劳动生活,受尽折磨,病死、累死、饿死、打死的近万名。据统计,1944年5月份田独铁矿还有劳工7940人,到了12月份剩下729人。1945年1月份劳工数为4039人,到了8月份仅剩下1713人……听着老师的讲诉,我们的心情更加的沉重,眼前的大坑和老师的讲解,当年的场景立刻在我脑里浮现,挥之不去。探讨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中的相关话题,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你在从事教育及教学研究吗?你是一位老师吗?你在教授新课程吗?请到我们的网站来。看,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万名用生命、用鲜血的人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并不断努力,我们时刻记住这血的代价。现在万人坑已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但要铭记,还要保护,我们虽是一名高中生,但我们的爱国情不能退减,我们要努力,我们要奋斗,我们不能让那死去的灵魂白丢,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过去,发明未来!让我们的生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自己参考改改吧。 1、同学们,听到了吗?这就是在痛诉“九一八”!

2、每当我听到这首凄凉而又悲壮的歌声,就情不自禁的联想起那耻辱而又悲壮的“九一八”。

3、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年代,一个宁静而又不宁静的夜晚,枪炮声划破了夜空,中华民族又一个耻辱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强盗以中国士兵破坏柳条糊铁路为借口,调集重兵猖狂进攻我东北守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并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4、在蒋介石“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和“攘外必须先安内”的政策指使下,驻东北的国民党守军十九万人不站而退,撤入关内,致使东北境内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丰富的矿产资源沦陷于敌人的铁蹄之下,东北的三千万同胞从此过上了到处流浪、牛马不如“亡国奴”的悲惨生活。

5、在日本帝国主义强盗眼里,中国人连猪狗都不如,像牲畜一样任他们随意宰割,为此,洋鬼子如野兽一般,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实行了灭绝人性而又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造成了哀鸿遍野,渺无人烟的无人区。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九三二年抚顺平顶山惨案。这些冲昏了头的杀人狂,不,应该更贴切一点说,人面兽心的牲畜,竟把平顶山全村三千多老幼无辜的平民,驱赶到山顶,进行野蛮地集体枪杀,并且又放火烧毁了八百多间房屋,使平顶山的村屯化为一片焦土。更令人发指的是,日本侵略者的731部队,竟用中国的活人做细菌武器试验,使无数的中国百姓惨死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王道乐土”之上。在我的家乡阜新,日寇也进行了“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推行惨无人道的人肉开采政策。众所周知的“万人坑”和那堆堆白骨就是日本侵略者在阜新血腥屠杀历史见证。它说明了什么呢?这不全都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在东北境内犯下的滔天罪行吗!

6、日本鬼子,当你们东烧西杀、侮辱妇女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想一想,难道你们就没有可爱的家乡,没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没有妻子儿女吗?

7、在强盗入侵、山河沦丧、人民惨遭蹂躏和践踏的时刻,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黑龙江澎湃了,松辽平原愤怒的控诉他们的罪行。白山黑水、松花江畔终于吹响了鼓舞人心的战斗号角,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推动下,东北人民组成了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东北抗日联军数万人。在血与火、生与死的面前,在白山黑水、松辽大地上,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的战歌!

8、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抗日将领吉鸿昌;有“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的冯玉祥;有牺牲后,腹中竟无一粒粮食的杨靖宇;有呼唤“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的李兆麟;还有决心抗日,还我山河,“任做刀下鬼,不做亡国奴”的阜新抗日英雄贾秉承、英若愚;还有赵尚志、赵一曼、邓铁梅等千千万万可歌可泣、为革命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他们的轶事永远会被后人传诵,他们的名字将彪炳千古,永世难忘!那些为我们幸福一代人抛头颅、撒热血的先烈们,经过了漫长崎岖、千难万险,是他们用热血染红了不屈的火红战旗,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老们今天美丽如画的河山。英雄们的雄心壮志,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真正骨气和斗志!它将永远激励我们世世代代奋发图强!

9、今天,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应该怎么样不辜负前辈先烈的瞩望和重托呢?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祖国历史上沉重的乌云是他们扶去的,是他们让我们在春风里自由呼吸,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一切,我们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在迷雾中记住血泪教训,不要动摇,要勇敢坚强,不断开拓进取,辛勤地耕耘。时代的重任就落在我们青年一代的肩上,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全部的忠诚,用壮丽的青春去赋予新的历史重任,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10、“九一八”、“九一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你,那样的历史悲剧再也不能让它重演了,英雄的鲜血决不会白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硬似钢铁、坚不可摧!同志们、同学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来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吧!让我们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去奉献自己的一切吧! 下面仅供参考: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临黑龙江,坐落在小兴安岭与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北部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犹太州毗邻。版图面积14,648k㎡。该城市别称三金之城、黄金水道、煤城。鹤岗是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有235km边境线。鹤岗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浪漫的俄犹异域风情使人流连忘返,山青水碧的大界江──黑龙江峡谷神秘而古老,苇场湿地保护区仙鹤傲立、百鸟成群,国家级原始森林──联营红松母树林古木参天,奥里米古城流传着辽金文化、完颜氏家族、女真人的故事,堪称神奇的黑土地。
但是就是再这片本应该神奇而领秀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历史遗留的惨状。在鸡岗市区东部.新一矿办公楼东大约800米处,有一处“东山万人坑”。坑内白骨累累,惨不忍睹。仅1968年批开的西南一角,在长10米、宽8米、深2.5来的坑内,就堆积着死难者的尸骨千余具。这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任占我国掠夺财富、残害我同胞的如山铁证。
在东山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用着空洞的眼眶看着四周,似乎是想爬出这个深坑,可是他们身上再也没有一丝力气。只有跻身于此,无力的仰望苍天。他们有的是因为过度劳动被活活累死的,有的是因为想要逃走回来被枪毙的,有的是身染疾病无力工作被扔到这里等死的,有的是瘟疫时候的感染死的,有的是反抗未成功死的。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般逝去。其中有7具尸体用铁丝从眼睛里穿过,还有数不清的断胳膊的、断腿的、断腰的,还有几具头骨是被子弹打穿的。据初步调查,东山万人坑大约埋有死难矿工8000-9000人。日本帝国主义共掠夺鹤岗煤炭1300万吨,平均每1000吨煤炭就死亡4-5名矿工。
为什么会这般。只能说软弱无力定可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万名用生命、用鲜血的人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并不断努力,我们时刻记住这血的代价。现在万人坑已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但要铭记,还要保护,我们虽是一名高中生,但我们的爱国情不能退减,我们要努力,我们要奋斗,我们不能让那死去的灵魂白丢,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过去,发明未来!让我们的生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阜新煤矿是我国大型煤矿之一。1936年10月1日,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了“阜新矿业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的煤炭,从关内河北、山东等省大量骗招劳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煤炭资源,实行“人肉开采”政策,不管矿工死活,造成冒顶、透水、瓦斯爆炸不断,吞噬无数矿工的生命;在经济上通过把头对矿工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使大批矿工未老先衰,英年早逝;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随意打骂、虐杀中国矿工。加上卫生条件差,瘟疫流行,死者甚多。这些人的尸骨越积越多,终于形成了万人坑。
阜新地区共有四处万人坑。其中,新邱兴隆沟墓地始建于1939年8月,当时购地323.977万平方米,原为建井采煤,后划出5万多平方米为墓地;城南墓地始建于1939年11月,购地419.6438万平方米,也从中划出一部分土地为墓地;孙家湾墓地始建于1940年8月,占地20.388万平方米;五龙南沟墓地始建于1940年11月,占地17.524万平方米。经多方调查考证,上述4处万人坑总占地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所埋葬的死难矿工至少7万人。
孙家湾万人坑是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的墓地,四周立有“满炭墓地”的刻字石桩。1968年阜新矿务局在孙家湾南山万人坑筹建“阶级教育展览馆”,在整理部分坟墓和遗骨中,发掘出3个群葬大坑,就原址保持原葬形态,建起两座展馆、一处叫“死难矿工遗骨馆”(西馆),另一处叫“抗暴青工遗骨馆”(东馆)。另外,还有7个遗骨典型,1个白骨陈列厅。东西两馆相距约1.5公里。东馆墓坑由北及南,顺东山坡挖就,北高南低,长16米,宽2米,底深不足1米。共摆放137具尸骨,据初步考察,这些人在生前是关押在日本警备队参加过下菜园子大暴动的“特殊工人”和关押在思想矫正院的反满抗日矿工。坑内所埋尸身分作5组,有的单层摆放,有的码摆5层,发掘后露出尸骨或仅外露头骨的共83具。西馆分南北两坑,间距22米。南坑于沟坡挖就,东高西低,高低差约1米,南北长11.1米,宽3.5米,坑深不及1米。坑里埋尸52具,分双行将4尸下肢交叉相压。北坑平低,南北长13米,宽3.5米,深约1米。坑内埋尸58具,尸体单层平放。两坑露出的尸骨中均有肢体残缺者,有的肢骨、椎骨、肋骨折断或颅骨穿洞、断裂。由此不难想象死难矿工所受的残酷折磨。其中还有一具尸骨,两臂撑地、双腿后蹬、上身挺起、头微扬、斜卧于别尸(全坑尸体均单尸仰摆)之上,呈前爬之势,显系被活埋者,当时意欲爬出。孙家湾万人坑是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人民所犯滔天罪行的见证,是中国人民惨遭荼毒的缩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期间,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留下的历史遗迹,是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阜新万人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网络曝光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出现纪念碑损坏、馆内没照明、遗骨散失等问题。
对此,阜新市政府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遗址保护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这一日本侵华铁证保护好、呈现好。,阜新市委、市政府已先行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基本维护,如对通往纪念馆的必经路重新铺设;市财政筹措230万元资金用于遗址区围栏建设;向国家文物局申请遗骨防腐、防潮项目工程经费。
2014年9月26日上午,阜新市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措施并安排“万人坑”遗址保护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清理纪念碑脱落瓦片、墙皮,开展环境治理,为遗骨厅安装玻璃及展馆内部修缮等工作;重点抓好“万人坑”遗址的项目建设,具体包括大门和围栏修建,遗骨防腐防潮项目的落实等,此项工作可从根本上解决遗骨风化、腐蚀等问题;以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搜集散落在民间且能反映日本侵华罪证的珍贵文物,扩大展厅面积,引入现代声、光、电等技术,创新展览模式,丰富展出内容。
公祭仪式
2015年8月15日,辽宁阜新举行“万人坑”公祭仪式,礼兵向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碑敬献花圈。当日,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死难矿工公祭仪式在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举行。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分为万人坑遗址陈列馆、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三个分展馆,共埋葬了70000名在日本侵华时期死亡矿工的尸骨。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作文400字
“别饿坏了那匹马!”
这正是《别饿坏了那匹马》文章的主线,而这句话却是个“谎言”,但它满足了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少年读书的欲望。
“谎言”因“我”在残疾青年的书摊前偷看书而起,而善良宽厚的残疾青年并不阻止,一心为残疾青年着想的父亲却将“我”狠狠地打骂了一顿,从此“我”便以卖马草赚钱去看书。正因为如此,残疾青年为了让“我”安心地继续看书,谎称自家有马,买下了“我”所有的马草。

辽宁阜新“万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占地五平方公里,埋葬着七万矿工的遗骸。他们大多数死于1937年—1945年,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迫害与压榨之之下。1968年由阜新矿务局发掘建设,据史料记载1940年日伪统治者为了安置日益增加的死难矿工,强行在阜新境内征用4块土地做为抛埋因各种矿难等其它原因死亡的矿工墓地,孙家湾南山墓地只是其中四大满炭墓地之一。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阜新有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的8000年前查海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堪称“东北一绝”的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260多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有以沙山、碧水、森林而闻名遐迩的大清沟风景区;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情和风俗及素称“东藏”的瑞应寺。查海遗址博物馆风景区查海遗址博物馆位于阜蒙县沙拉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92年,设4个展室、一个全景画馆。查海遗址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聚落址,距今7600年,加树轮校正超过8000年,是人类从游牧转向定居到形成村落的开始,堪称“中华第一村”。1987年至1994年间,在8000平方米范围中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上千种,发掘了半地穴式房址55座、墓葬12个及大量的窖穴、灰坑。其中,玉玦等玉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真玉制品,被誉为“世界第一玉”;龙纹陶片把中华民族崇拜龙图腾的历史向前拉长了3000年,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因此将阜新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棠山风景区位于阜蒙县大板镇,地处医巫闾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之一,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83),道光赐匾额,与瑞应寺并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现保存完好的摩崖造像267尊,最高的5米,最小的仅30厘米,姿态殊异,影像传神,鬼斧神工,旷古奇绝,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誉为中国东方“民族文化瑰宝”。由三座山峰形成的999米卧佛形象逼真,其躯干上由裸岩组成的“寿”字线条清晰,遒劲有力,为“东藏”名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海棠山四季分明,风光旖旎,春赏山花,夏观云海,秋看红叶,冬踏琼雪,四时景各异,其乐俱无穷。大清沟水库旅游景区位于彰武县境内的西北部,距县城五十公里。与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相邻,北与内蒙古大清沟自然保护区接壤,东与省级彰武县清沟自然保护区相接南与彰武县大冷乡程沟村相连,总面积9448亩,其中水面2600亩,海拔高度为130--235之间。这条沟长几十里,沟深五十到一百五十米,沟的波度二十到二十六度,沟底五十到一百五十米,沟顶宽二百到八百米。这条沟的源头在内蒙古哲盟科左右旗。大清沟风景宜人,这里珍、奇、古、怪,植物奇特、景色秀丽,多年来吸引着中外游客、专家和学者宜。大清沟四季长青,花开不断。沟内百余种,各种植物达七百种左右,其中木本植物百种以上。按自然分布基本形成了以水曲柳、蒙古栎、大果榆为代表的三个植物群落。药植物二百余种,观赏植物三四十种以上,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赤橙黄绿青兰紫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如春夏开花的芍药、百合香线菊、稠李、野玫瑰、杜娟大药杓兰等;硕果满支的南蛇藤,其红果黄萼,素有北国梅花之称。纤维植物分布也很广。野生果树资源也不少,生野菜植物资源也较丰富。此外,还有猴头、云芝、黑木耳、磨菇等真菌山珍植物资源。瑞应寺风景区瑞应寺风景区位于阜蒙县佛寺镇,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康熙亲题匾额,并封一世活佛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道光赐四世活佛行政印章,寺庙属民800多户,僧人3000多名,是东北地区唯一享有“政教合一”管理特权的寺庙,是清代八大国庙之一。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大雄宝殿、大召寺、长寿塔、祈愿殿、活佛宫、哲学院等藏式佛教建筑群与佛寺水库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是蒙古族东部地区著名的朝拜圣地,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民间称“东藏”。目前,在瑞应寺持戒修行的七世活佛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仅有的六位活佛之一,每年来这里进香、请活佛摩顶祈求家庭合睦、事业腾达、亲人平安的信众络绎不绝。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风景区海州露天煤矿2005年关闭,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是世界上罕见的集旅游、考察、科普于一体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也是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新亮点。曾是“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为共和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电镐作业场面先后为1954年B2邮票和1960年五元人民币图案,北京世纪坛300米甬道石壁上刻有海州露天矿诞生日。在一百多年的开采历程中,海州露天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置身长4公里、宽2公里、垂深350米、负海拔175米的世界上最大人工废弃矿坑,会令人产生巨大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撼。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那木斯莱又叫“那木斯莲矮”,蒙语意为“开莲花的泡子”。它位于彰武县四合城乡境内,是辽宁省彰武县那木斯莱莲花泡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这里景色秀丽,尤以盛产莲花而著称。来此游览,既可以饱览大漠风光的粗犷,又能领略水乡秀色的妩媚,真可谓一举两得。登上那木斯莱管理所的二层小楼举目远眺,可见远山含黛,沙丘逶迤,过渡地带特有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在绿树白沙的怀抱中,千余亩水面波光粼粼,犹如镶嵌在沙海中的珠玑。当热心的船工摇动双桨,小木船咿咿呀呀地把你送向荷花深处,你仿佛进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那一株株从微山湖引进来的红莲、白莲、当地产的古莲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或怒放、或含苞、或结蓬,千姿百态,煞是好看。阜新“万人坑”红色旅游风景区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始建于1968年,占地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5平方米,有死难矿工遗骨馆11座、大型图片展览馆和纪念碑各1座,是全国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形象的大型死难矿工群葬遗址。阜新“万人坑”形成于1936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阜新煤炭资源,残酷奴役、迫害煤矿工人,造成13万名矿工死亡,主要分葬在4处“万人坑”,被史学家称为“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阜新‘万人坑’”。只有这座“万人坑”保存下来,约埋葬死难矿工4万,是日本侵略者侵略、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罪证.张三丰故居据明史记载:一代道教大师、武当宗师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距阜新县城55公里,距阜新市区70公里。为纪念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独创武当太极神功的道教大师,家乡人在他的故乡修建了张三丰仙居。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祖师之一张陵的后人,于宋代末年携家眷来到辽东。其父在元太宗时曾经入仕,后来归隐。其母就是在懿州城生活时生下了张三丰。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少年张三丰》里,张三丰也自报家门,说自己生于辽东懿州城。懿州城是元朝的北方重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历史上著名的契丹萧太后曾将此城作为陪嫁送给她的三孙女,此城也因此祥兴。在元代,懿州城曾长期作为辽阳行省的行署存在。元代统治者主张儒、道、佛三教并兴,该城内的三清宫就是当时北方最大的道观。懿州城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好的辽代古城。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土筑城垣,周长4600多米。该城西、北两面城墙遗址尚存,约高1至2米,北面城墙长约80米,西面城墙长约100米。城内另套有一座与之平行的土筑城垣,早年清晰可辨,因村民取土,现在仅存100米左右长的土棱,可为懿州城曾经扩展的明证。城墙及点将台等古遗址清晰可见。距今900多年的懿州古塔屹立在古城中,位于古城中部稍西,建于懿州辽•太平三年(1023年)。城内建有宝严寺等庙宇。古塔坐基周长43.72米,塔高约32米,八角13级密檐砖筑佛塔,塔身八面筑有龛室,内置砖雕坐佛一寺,龛室两侧除北面雕两尊天王造像外,余之七面龛室两侧各雕胁侍一尊,上雕室盖飞天,造型精美,是阜新地区保存最好一座佛塔,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营子乡位于绕阳河畔。东临彰武县哈尔套镇,南临建设镇,西临务欢池镇,北与平安地镇接壤。全乡8个行政村,39个自然屯,总人口12019口人,其中农业人口11626人,全乡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5000亩,森林覆盖率30%,101国道从西向东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居民主要以蒙、汉、满三个民族为主,民风纯朴。十家子玛瑙城风景区阜新是“中国玛瑙之都”,玛瑙产量占全国70%以上,重达66吨的“阜新玛瑙王”堪称世界之最。阜新玛瑙雕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巧、俏、绝特点,从三国到清末一直是宫廷贡品,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玛瑙雕刻《水帘洞》就产自阜新。两年一届的“中国•阜新玛瑙节”,云集30多万名海内外客商、宝玉石大师及游客,欣赏和购买玛瑙工艺品。十家子玛瑙城位于阜蒙县十家子镇,占地1万平方米,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市场之一,也是全国玛瑙加工、集散和文化中心。7大类、200多个品种、上千种样式的玛瑙制品远销海内外,是留存记忆、保健吉祥、馈赠亲朋的精品。关山风景区关山,蒙语称“翁因敖拉”,意为被封的神山,历来为契丹和蒙古贞所尊崇。位于阜蒙县大巴镇,地处医巫闾山最北端,总面积80平方公里,是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科教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关山种畜场是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关山宾馆的鹿宴、烤全羊、手把肉及新鲜蔬菜、水果均产自本地。关山历史文化厚重,有元代的成吉思汗祠堂,唐代的点将台,现代的林彪571秘密军事仓库,尤以辽代肖氏皇族墓葬群最为著名,是研究辽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早在古时,关山就以绚丽多姿的山峦美色和糜鹿成群的动物王国而成为辽代皇家猎场。国内最大的吐默特左旗旗敖包,在每年七月十三日的敖包节都吸引上万名信众祭拜、祈福。乌兰木图山风景区乌兰木图山是蒙语,汉译为“红木之山”,位于阜蒙县八家子乡,长10公里,总面积30.8平方公里,海拔831.4米,是阜新境内第一高峰。山形诡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态,一石一姿,各具特色,将军峰昂首挺立,石椅子巧夺天工,悬空寺陡峭奇绝,三天门鬼斧神工,登山龟缓缓欲动,望天蛙栩栩如生,梨山读画幽美恬静,孝女登山万古扬名。八大洼景观,洼洼有别,独立成景。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景色优美,每年金秋十月,山上山下一片红,十里八村闻果香。具有神功奇效的麦饭石泉水在山脚下汩汩流淌,叮咚作响,不仅滋润着这里的花草树木,还哺育着山下居民健康长寿,使此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阜新人民公园阜新市人民公园位于市中心区,是阜新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24.16公顷,其中绿化面积19.19公顷,林地面积14.28公顷,水上面积1.2公顷,草坪面积2公顷,花草种植面积9000平方米,园内建有花卉观赏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休闲娱乐区、景园观赏区、园务管理区等六个景区。公园内植被茂密,花草树木一百余种,是市区建园最早的公园,在市中心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园的年客流量达60余万人次,是阜新市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丁香花海沿三塔沟风景区公路逶迤前行,在东北方向约一公里处,可以看到一座开满紫丁香的丁香山。数百亩的丁香花海,沿舒缓的山势重叠而上,阳春五月,细雨蒙蒙,微风过处,游人置身花海,相隔数里,便可闻到散发着既甜又苦的丁香花气。拨开丁香花丛,星星落落的绣线菊点缀其间,给满山的紫色增添一点点意外。多功能的闹德海水库彰武县西北满堂红乡北侧与内蒙古接壤处,有个闹德海水库,这是一座东南至西北走向的钢筋水泥建筑。坝长160米,滚水坝高32米,坝底至坝顶高41.5米,坝顶宽14米。坝顶是连接辽宁、内蒙古的重要通道。
[编辑本段]阜新特产
大扁杏1993年从河北引入,现有面积10万亩,有1.7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杏核12.5万公斤,年产值100万元。主要品种有龙王帽、一窝峰。龙王帽果实长扁圆形,缝合线深而明显,果面黄色,阳面略有红晕、肉薄,纤维多;离核,杏核,杏仁扁平,肥大,正面较圆,平均单果重23.5克,核重4.95克,仁重0.86克,果实7月中旬成熟,发育期90天左右。一窝峰杏核、仁较龙王帽小、厚,正面呈心型。大扁杏食用部分是杏仁、杏肉,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医学上的营养滋补品。大扁杏结果早,定植后3年即可开花、结果,4—5年进入初果期,6年生后进入盛果期,每公顷可产杏仁450kg,产值可达22500元。此外,大扁杏耐干旱、瘠薄土壤,适应性强,可改善生态环境,在阜新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元葱细河区华东镇位于阜新市东部,全镇耕地8000亩,其中菜田2000亩。蔬菜生产在华东具有悠久历史,是阜新市区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华东镇自60年代从事蔬菜生产,70年代始引进元葱生产,通过多年试种,选出以熊岳元葱为主栽品种。它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经过多年的实践,群众总结出一套育苗栽培,管理的技术,使熊岳元葱在产量、品质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镇每年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450公斤,产值400万元,远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元葱已成为华东镇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元葱是一种易栽培,好管理、耐储存的春夏菜,七月中旬收获,在0—5℃范围内可保存6个月,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矿物质含量较高,具含有特殊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味道鲜美,食用方法多种,也可做多样食品的调味料。红袍杏红袍杏在阜新县国华乡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属地方优良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红黄色,果肉桔黄色,肉质细密,含纤维少,香味浓,品质上等。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的50克,离核,可食率达85%。红袍杏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杏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果实6月20日成熟,8—9成熟时,在常温下可贮运7—9天,完熟后,可贮运5天左右。该果品远销吉林、黑龙江省部分大中城市,1997年曾出口新加坡。国华乡现有红袍杏5000亩,20万株以上。其中结果树面积10万株,总产可达100万公斤。阜新玛瑙阜新玛瑙文化积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说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玛瑙和使用玛瑙的人群。阜新玛瑙加工历史悠久,从辽代开始,阜新民间就有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阜新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目前,阜新玛瑙艺术品已形成七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数千种款式,以“巧、俏、绝、怪、新”为典型艺术特色的“雅活”更为突出。巧:为人之灵气,设计构思精巧,雕刻技艺精湛,可谓巧夺天工。俏: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玛瑙天然俏色,纹理图案及质感,所表现的人间万物栩栩如生,逸趣天然。绝: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使之成为出神入化的绝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今人拍案叫绝。怪:从作品的创意、设计、造型到技法,勇于超越古人,打破常规,鬼斧神工,使作品充满了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极富艺术想象力,使作品动人心魄。阜新花生阜新花生种植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已实现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从2006年60.2万亩猛增到今年的144.5万亩,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全市花生产量预计达到28万吨,阜新花生米质好,宜食用,是南北方餐桌上的必备食品
[编辑本段]阜新美食
蒙族馅饼蒙族馅饼是阜新地区蒙古族的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清沟鱼宴彰武县境内的大清沟,水清、沟深,藻类繁多,为鱼类的生息、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里的鱼,由于摄食自然食物生长而成,因此,肉质细腻,无异味,并有着天然绿色食品的美誉。大清沟盛产鲤鱼、鲢鱼、鲫鱼、鲶鱼、草鱼、甲鱼等30多种鱼类,目前,最大的鱼达40多公斤。清沟鱼宴可谓色、香、味、型样样俱全。糖醋鱼酸里带甜,焦汁鱼甜中带咸,干烧的枣红色,红烧的金黄色,溜鱼片乳白色,清沟鱼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鱼鲜味美、口味纯正。食用的鱼均采用现吃现捕现作的方式。二是烹调技术高超。不同的鱼采用不同的做法,用鱼的不同部位,可做出不同口味的佳肴。三是烹调方法花样繁多。有红烧、干炸、糖醋、清炖、清蒸、酸辣、滑溜等20多种。『购物去处』阜新鑫维玛瑙城、大商新玛特(解放大街店,西山店)、大商千盛百货、大世界、新天地广场、阜新兴隆大家庭、女人街(一街,二街,小女人街)、大众步行街、金水街阜新商贸城花园市场华园商厦『美食广场』阜新西市场不夜城、新玛特五楼小吃广场、千盛一楼美食广场、兴隆大家庭五楼美食广场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地举办多种活动,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日子。

回望历史

72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在签署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上,至今仍然留存着投降仪式的基本原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天气的炎热丝毫没有减少人们观展的热情。截至14时,当天纪念馆共接待游人5162人,“比上周同一时间多了1500多人。”抗战馆工作人员吴娟介绍。

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在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白山黑水铸英魂——东北军民14年抗战史实展》当日举行首展仪式。

2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描绘了东北14年抗战全景,展示了抗战的艰苦历程,讴歌了牺牲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烈,让观众能够更全面了解东北军民14年的浴血奋斗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位于重庆黄山的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午36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参观者仍然络绎不绝。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抗战遗址。

80年前,蒋介石及其参谋幕僚机构进驻黄山办公居住,在这里作出建立飞虎队、派遣远征军等重大决定,黄山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指挥中心。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和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0年日伪统治者为了安置日益增加的死难矿工,强行在阜新境内征用4块土地做为抛埋因各种矿难等其它原因死亡的矿工墓地。三一八公园是一九八七年市政府在原有滨河公园的基础上为纪念阜新市解放而改建。
阜新地区共有四处万人坑。孙家湾墓地始建于1940年8月,占地20.388万平方米。三一八公园位于阜新市区细河西段,临近火车站及长途客运站,是一座大型的纪念公园。


Copyright © 2002-2022 盛煌-盛煌娱乐-盛煌全球注册认证站 版权所有

粤IP*******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