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公司动态
100年前的第一批中国赴法留学生,周恩来、邓小平…原来一个个都这么强大!
时间: 2025-01-08浏览次数:
在中国大多数留学生心中,英美两国可以说是当之不让的留学首选地。殊不知,当时光倒退一个世纪,最让中国青年心怡的留学目的地,则是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在1919年到1920年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0批1700多名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中国大多数留学生心中,英美两国可以说是当之不让的留学首选地。殊不知,当时光倒退一个世纪,最让中国青年心怡的留学目的地,则是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

在1919年到1920年不到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0批1700多名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被称为世界留学史上的一场“空前之盛举”。

在这些年轻人中,包括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科学救国、实业兴邦的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张竞生;开创中国近代美术史的艺术家徐悲鸿、常书鸿、潘玉良、林风眠等人

500

油画《赴法勤工俭学》

从左至右:陈毅、聂荣臻、赵世炎、向警予、蔡和森、 李维汉、李富春、蔡畅、邓小平、周恩来、王若飞

图片来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100年前,这批风华正茂的有志中国青年他们为寻求救国救民、复兴中华的道路,陆续从上海外滩、天津码头等地启程,不远千里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旅途。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虽是暂短的一瞬,但却意义非凡,其发挥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巴黎郊区的豆腐店,成勤工俭学序曲

500

1919年,上海学生联合会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生留影

1919年3月17日的上海码头,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日本邮轮“因幡号”启航远赴法国。

在众多外国旅客之中,89名西服革履的中国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脸上洋溢着憧憬和兴奋之情,这是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生。

而在送行的人群中,就有年轻的毛泽东。?

500

毛泽东(右六)等欢送赴法勤工俭学会会员

当年就是为了赴法勤工俭学走出湖南,北上后参加了国内的建党活动

对于当时和毛泽东一样的进步青年来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如同当年的一种时尚,是风靡全国的留学风潮。

然而人们一定没有想到,这一场规模浩大的留学热潮,最初却起源于一个中国人在法国开办的豆腐店。

这个人就是李石曾。

500

李石曾,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

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

李石曾出身自清朝官员家庭,父亲李鸿藻为同治、光绪二帝太傅。1902年8月,年幼的李石曾以随员名义,跟随清驻法钦差大臣孙宝琦出使法国。

在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下,当时所有怀抱救国情怀的爱国青年,都希望能够向西方学习到诸如海陆空军、船舰利炮等经世致用的学问,将西方的先进科技引进国内。李石曾也不例外然而起初希望学习军事的他,最终因为身体原因转而去了蒙达尼农业实用学校学习,专攻大豆研究。

读书期间,李石曾就试着自己做豆腐,并且向法国人宣传豆制品的营养功能,并在1907年出版了法文版《大豆的研究》一书。两年后,李石曾结合自己的多年所学,在巴黎西郊创办了一家“巴黎中国豆腐工厂”。

500

李石曾和他的豆腐厂

期间,李石曾公司生产的豆制品还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万国食品展览会”,被誉为“美味素食”在会上引起轰动。为了扩大经营,李石曾陆续从自己家乡高阳招募40名华工到法国,以机器新法制豆腐。

在经营豆腐公司的过程中,李石曾发现从国内来法做工的中国同胞大多是文盲,连中国文字都不通,与法国社会生活更是格格不入。

为了提高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和工艺技能,李石曾在工厂为他们开办夜校,并亲自编写教材。工人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中文、法文及相关科学知识,形成了一种“尚俭乐学之风”。

500

上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有300多名中国勤工俭学生到此地工作学习

两年之后,李石曾发现这些华工通过学习有了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举动也变得文明起来。这让他不由地由此联想,是否能够将这个经验推广到青年学生之中去?

如果可以让学生们“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培养大批有用之才,不是就可以达到普及教育、振兴实业、改良社会的目的?

500

李石曾与蔡元培、张静江、汪精卫、褚民谊等合影

于是,李石曾与蔡元培、张静江等人商议,于1915年6月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宗旨为“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就是“勤工俭学”的由来。

就这样,一家豆腐店引发了留法俭学会、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等组织的建立,成为李石曾从事勤工俭学运动的经济基础与活动中心,并因此引发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

500

蔡元培通力支持,促成教育界佳话

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和一贯的组织者、领导者,李石曾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但仅目前具备的这些条件,尚不足以形成后来那样规模的留法运动。还必须有在国内教育界深具号召力的权威人物倡导和鼓动,以至亲身参与其间。?

蔡元培正是这样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学界领袖。

一方面蔡元培在旅法三年间,在生活起居各方面得到了李石曾非常多的帮助,与此同时,蔡元培也对法兰西文化及其优良的教育体制认同颇深,两人的私交进而愈益洽契。

500

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而随着二人的双双返国,自此开始了一段更为多彩的北大生涯。? ?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法国生活,蔡元培、李石曾一行人在北京安定门内方家胡同设立了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同时在巴黎成立华工学校,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包括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内的其他留法前辈,一方面宣传“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的宗旨,一方面会同欧乐、穆岱等法国友人四处奔走,联系接纳中国青年的学校、工厂。?

500

北京留法俭学会第三班学生赴法前留影,第三排左八为李石曾

在两人的多方斡旋下,当时的法国政府也参与其中。为赴法学生提供优惠船票,设立“中国留法学生监督”职位,负责“向学生推荐老板、帮助他们建立与其他人的联系、将学生的进步随时告知驻华公使,以便接待和安置中国学生”。

就这样在各方面的积极联络和努力下,赴法勤工俭学热潮逐渐兴起。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五四运动思想影响的进步人士不自觉地将启蒙、救亡与和平、民主结合起来,对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始有所关注并且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500

媒体对于赴法勤工俭学生的关注和报道

各省的大学生友好协会为赴法勤工俭学生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等,在全社会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议。

怀抱着 “奔赴法国,就是奔赴世界”信念,在1919年至1920年期间先后共20批约1700多位中国青年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其中以四川、湖南、河北为最多。

500

1920年11月7日,22岁的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号邮船,西涉重洋前往法国

图片来源:《民国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的最好的省份当属四川和湖南,这其中和毛泽东与蔡和森在当地的积极领导组织,不无关系。

据所能见到的档案资料统计,四川赴法勤工俭学人数有472人,湖南有356人,其中新民学会会员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从周恩来到邓小平

几经辗转的漫漫求学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从中国赴法,多从北京乘火车,途经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伊尔库次克、车里雅宾斯克、莫斯科、华沙,最后抵达巴黎。途中需换乘八九次车,快车需走12天,慢车要15天。

“十月革命”后,俄境内(尤其是西伯利亚一带)局势不靖,且有国外重兵封锁,原来从中国北方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再到欧洲大陆的陆上交通线阻断。

500

?因此,从上海北外滩出发,经海路到欧洲成为留法青年的首选。一时间,操着各地不同乡音的青年才俊云集沪上。他们沿途经过香港、海防、西贡(今胡志明市)、新加坡、科伦坡、吉布提、苏伊士运河、塞得港、马赛,然后再换乘火车抵达巴黎。

走海上所花时间约40天左右。

500

上海赴法航行路线示意图

由于勤工俭学生多乘廉价无等舱,条件差,加之途中时间又长,所以一路非常辛苦。

在当年赴法人士中,年纪最大的是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54岁举家赴法,去受中等女子教育,上海《时报》称之为“中国女界之创举”,长沙各报刊也发表评论,称赞她为“惊人的妇人”。

500

这些青年学生到法国后,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有的边工边读,绝大多数都加入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互帮互助。

根据一份当时的调查数据,共有400-500名中国留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进入了70多家工厂做工。除此之外,不少于200名的留学生还在平时当散工、干杂活。

500

哈金森橡胶厂

邓小平,聂荣臻,王若飞等勤工俭学学生曾在此做工

这其中,约有670人进入巴黎及法国各地的30多个学校,其中多是首先补习法文,然后进入工业实习学校及其他学校学习。这些暂时没有工作,处于候工状态的留学生,只能依靠“留法勤工俭学会”发放的微薄的维持费度日,生活极为艰苦。

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赴法的青年学生们一边半工半读,磨炼意志,一边孜孜以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500

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合影

中国留学生在进入工厂后完全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和法国工人或华工一起劳动,每天8小时工作后还补习法文或学习工艺。

他们的勤奋吃苦让法国工人、学生和友好人士对他们表现出了普遍的欢迎和关切,同时也让留学生们广泛地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实际。

经过在法国的勤工俭学,这些来自中国的前进青年们通过反复的比较、思考,逐渐从无政府主义、工学主义的追随者转而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法国学习新知,淬炼思想,逐步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日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乃至新中国的奠基人。

? ? ? ?500 ? ?

周恩来、邓小平曾经在法国留学期间

在众多留法学生中,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共产党人的革命友谊尤为值得一提。

当时,周恩来由于有恩师严修的经济支持,可以主要靠稿费维持生计,时不时去到雷诺汽车厂打工贴补生活。他白天苦学法文,晚上翻译小册子、给《益世报》写通讯,由于收入较稳定,还能腾出时间和精力考察欧洲各国社会状况与工人运动。

也因为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周恩来在四年前来法国时还是一个寻求真理的22岁青年,现在已经是一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者。

500

也因为周恩来编辑出版的工作,他在负责领导“少共”刊物期间,联络了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等一批伙伴,在朝夕相处的共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生回国后,也都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1924年7月底,由于国内革命需要,周恩来回国。随着中国革命风暴席卷全国,法国警方加强对勤工俭学生的监视,邓小平、聂荣臻等人也纷纷转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而后回国支持革命。

500

邓小平(右)留法期间与友人照

500

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结束了,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历史远未结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历史上,留法勤工俭留法勤工俭学生始终在为中国奋斗着学生始终在为中国奋斗着。

可以说,这场由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发起的赴法勤工俭学热潮,为中国共产党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也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在中法交流史上留下一段不朽的佳话。

参考资料: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维基百科 李石曾

致敬中国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出国绝不为安逸

央视网 纪念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年

男儿立志出乡关:上海北外滩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周恩来在法国留学的故事

作者:?小林君,精英说作者,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小硕,用心码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Copyright © 2002-2022 盛煌-盛煌娱乐-盛煌全球注册认证站 版权所有

粤IP*******

平台注册入口